2023年08月25日 11:29:19
【资料图】
来源:综合整理博雅人物网等
中华民族在千百年来的生存实践中创造出了诸多文化成果, 得以留传的文化记忆往往包含家族记忆中的“英雄圣贤”,往昔生活中的“黄金时代”。吴任臣曾在《十国春秋》中感叹:“太祖昆弟英姿杰出,号称三龙。据有闽疆,宾贤礼士,衣冠怀之。抑亦可谓开国之雄欤?”“三龙”即王审知及其兄王潮、王审邽。三王兄弟用中原河洛文化、农耕文明和修齐治平的仁风德政励精图治,改写了福建乱世,被后人尊为“八闽人祖”“开闽三王”。
八闽人祖 开闽传芳
王审知,字信通,又字详卿,光州固始(今河南固始县)人,生于唐咸通三年(862年),兄弟三人,王审知排行第三,号三郎。王审知少时好读书,有抱负。中和元年(881年),寿州(今安徽寿县)屠户王绪起兵攻克光州,王审知兄弟投奔王绪起义军。不久,唐蔡州节度使秦宗权发兵攻讨王绪,王绪带领队伍渡江南下,进入福建,连克汀州、漳州等地。王审知兄弟随军入闽。王绪生性猜忌,滥杀将士,众人不满。王审知兄弟乘机发动兵变,众推王审知为帅,但王审知以“事长必顺”,恭奉其兄王潮为帅。从此,兄弟三人同心协力,整顿队伍。王审知平易近人,关心士卒,与士卒同甘苦,深得士兵爱戴。
王氏队伍纪律严明,所过之处,秋毫无犯,迅速攻下许多州、县。当时,泉州刺史廖彦若为政贪暴,王潮于光启二年(886年)率兵攻占泉州,福建观察使陈岩上表荐王潮为泉州刺史。在王氏兄弟治理下,泉州生产迅速恢复,百姓安居乐业。乾宁三年(896年),朝廷升福建为威武军,任王潮为节度使。翌年,王潮病卒。朝廷授王审知为节度使,后加平章事,封琅琊郡王。唐亡,后梁立,王审知向后梁献表纳贡,梁开平三年(909年),梁太祖朱全忠加拜王审知为中书令、福州大都督长史。开平四年(910年),又封为闽王。
王审知接任威武军节度使后,采取许多措施,发展福建经济和文化。在其统治期间,实行保境安民政策,对外睦邻通好,对内整顿吏治,为使闽中地区保持安定局面,王审知力排众议,不称帝,“宁为开门节度使,不作闭门天子”。在政局安定的基础上,王审知便着手发展经济,重视发展农业生产,轻徭薄赋,减轻人民负担。王审知也重视商业,特别注意招徕外商,发展海外贸易。首先发展陶瓷和铁器生产,作为出口的主要物资。造船业也有很大发展。为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,铸造过铁钱和铅钱。王审知两度扩大福州城垣,整理和改造福州的江河、沟洫,使福州“水陆无滞”;开辟福州的外港--甘棠港,使之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。当时,福建北与新罗(今朝鲜半岛),南与南洋群岛以及印度、三佛齐(印度尼西亚)、阿拉伯等地的国家,都常有使者和商旅往来。福建物产通过海港转运,获利不少。王审知为发展商业,免除苛捐杂税,撤除许多关卡,扩大福建与中原的贸易。海内外贸易发展,财政收入充裕,人民生活得到保障。闽中地区社会安定,经济繁荣,吸引北方文人学士,相率避乱入闽。王审知在福州、泉州等地设招贤馆,积极招纳贤能之士。当时在外任官的闽人如翁承赞、黄滔等都先后回闽,受到重用;外籍知名人士如李洵、韩偓、徐寅、王倜等也纷纷来闽,施展才能。王审知注重发展教育,培养人才,保存文化遗产。采纳翁承赞的建议,于福州建四门学,作为闽中最高学府,同时号召各地“广设庠序”。还下令各地搜集遗书,组织文人学士整理,善予保藏,闽中文化教育事业因之空前昌盛。
畲医救母 休戚与共
《十国春秋》记载:“王绪入闽,令军中无得以老弱自随,违者斩。惟太祖昆弟扶母从军。”据传,王绪率部南迁途中,为节省军粮,不准军士携带老弱亲戚。投军的王潮、王审邽、王审知三兄弟无法违背人伦亲情、抛弃老母徐氏,宁可违背军令受罚也不愿遵从。王绪因而大怒,要处罚兄弟三人,但三人据理以争,定要护住母亲。情势危机之时,幸得一众军士说情,才免除了灾难。
王绪死后,这支队伍由王潮率领,在三明青水乡龙吴村(原称为“昆岗”)驻扎了三年。王氏兄弟三人奉母至孝的行为,受到了驻军地畲族同胞的赞赏。在徐氏因水土不服患病时,畲族先人送上畲药救治。徐氏生病期间,畲族先民上山采药施治;徐氏过世后,汉畲群众将她葬在梅花落地处。据《太原郡青水龙吴王氏族谱·源流世系录》载:“恁公,字以诚,光州刺史赠太尉,年六十三薨,葬光州固始岭头。妣徐氏,封河间夫人,葬光坑。生三子审潮、审邽、审知。”《三明姓氏考略》记载了徐氏夫人墓:“王审知母亲徐氏墓建于唐光启二年(886),座落在永安青水畲族乡龙吴村光坑自然村,名曰梅花落地。”而今,徐氏夫人墓成为各地王氏宗亲缅怀先人的精神故地。
汉畲先民以忠孝文化为纽带,在开发福建的过程中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。公元886年,畲族祖先曾为闽王王审知的向导官,助他开闽施政。畲族先民也向汉族学习了农耕技术以及儒家礼法等中原文化精髓。两个民族和谐相处、休戚与共,谱写民族大融合的历史佳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