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第二届当代雕塑·油画青年推介展”近日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开幕,展出24位青年艺术家共计70余件油画、雕塑作品。上海展出之后,将于9月巡展至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。
(资料图片)
展厅现场图
两年一届的“当代雕塑·油画青年推介展”,借由展览、研讨、出版等形式呈现青年艺术家学术成果,旨在为青年艺术家搭建展示平台,推介优秀作品和优秀青年艺术人才,从而推动中国美术事业的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。“青年艺术家是最需要鼓励和支持的群体,尤其是在他们艺术生涯的起步阶段。我们希望通过青推展的举办,让有才华的年轻艺术家更多被专业界关注、被社会看见。这也是我们对于青年艺术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,未来我们也会持续跟进青年艺术家的成长和发展。”展览学术主持、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江梅介绍。
本届展览于2023年4月27日发布征集通知,截至5月28日,共收到310位符合参选条件的青年艺术家的申报材料。经专家评审会评审,最终在雕塑和油画领域各遴选了12位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参展。其中,雕塑类入选艺术家有姜同浩、荆可雅、刘军、刘宇航、孟胡蝶、任斯蒙、王朝勇、杨洋、尹代波、尹智欣、应颖、于洋;油画类有卜萱、段晓刚、冯昕锐、耿德法、金鹏、梁剑军、茆睿、唐雨竹、田帅、魏志成、徐然书、张钊瀛。
“在创作实践中,青年艺术家的思维非常活跃、视野也非常宽广。”在江梅看来,从入选艺术家的作品中,既能看到传统材料、雕刻手法的运用,也能看到年轻一代在艺术表达上的创新与突破,“在立足雕塑、油画本体的前提下,这些青年艺术家的作品无论是从观察视角、媒介实验、内容表现以及观念表达层面,都体现出不同程度的新的拓展维度。”
比如青年艺术家王朝勇的《速·写》,这是一组木雕作品,从最右侧的豹子开始,每一个形象都由上一个形象联想而来,从而使得整组作品具有内在的叙事性。更有趣的是,随着画面的展开,立体的雕塑最后被固定在墙上,犹如一幅画作。孟胡蝶《不息的循环》则意味着破碎与重构,她将破旧的老式家具,比如桌子、椅子,与青花瓷片、铁片、晶石、骨头、木头等进行重新组合,从而在原先家具的形态上,有了另一种审美的况味。“作品源于锔、缮工艺研究与实践,在碎片的‘找碴对缝’中,各种碎片材料从沉寂中苏醒,并相互激发、积面成体,碎片之间互为塑造,形成了材料本自具足的造型方式。”孟胡蝶说。
步入展厅二楼,还能看到一组几乎能以假乱真的写实陶瓷雕塑。行囊、电视机、编织袋、工具箱、石灰桶……凑近一看,原来都是陶瓷作品。艺术家杨洋将这组作品命名为《人民梦想的容器》,“改革开放四十年来,人们出行的行囊在不断改变,行囊承载着人们的梦想,它的形态转变也是改革开放影响之下的必然改变。”
本次展览艺委会主任、中国雕塑学会会长、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表示:“青年时期是人生中的激情燃烧的岁月,每个人都在经历从稚嫩走向成熟,从锋芒外露走向沉稳内敛的蜕变。我们希望放大年轻人的能量,让作品被更多的人看到。”
本次展览学术主持、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孙振华认为,从青年雕塑家和雕塑作品中所看到的中国当代雕塑的新变化,在展览中得到了充分映证。“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,我们愿意不遗余力地继续推介青年,因为青年像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,他们书写着中国雕塑的当下与将来。”
“展览虽立足油画与雕塑,但在思维和观念的层面不设限。在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当下,年轻的艺术家在面对这样一个现实、可见的未来时,也需要去思考如何应对,如何利用新的技术、外部的新知识,来赋能自己的创作。”江梅说。
开幕当日下午,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“学术会客厅”同时举办了主题为“面向未来的当代青年雕塑”和“面向未来的当代青年油画”学术研讨交流活动。同时,7月15日、22日还将各举办一场“学术会客厅”公教活动,让艺术教育不仅惠及专业观众和艺术爱好者,还惠及周边社区居民及白领。
展览由中国雕塑学会、上海油画雕塑院、上海美术学院、天津美术学院联合主办,将持续至8月5日。
栏目主编:李君娜
本文作者:张熠
图片编辑:朱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