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的猪价整体走势偏弱,一直在“7字头”的边缘徘徊,甚至是稍稍一不注意,就会跌下“7元”的关口。
这也使得市场变得小心翼翼,大气也不敢出。
【资料图】
猪价之所以迟迟难涨,原因也分析过很多次了,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: 供强需弱。
供给方面包括 生猪的产能、存栏、出栏以及均重等。
首先,产能依然不低,截至4月份, 全国能繁母猪存栏数量为4284万头,环比仅下降了0.5%,仍然充裕。
按照能繁母猪数量对应10个月后的生猪出栏来推算, 从今年3月以后,生猪出栏呈现出环比递增的趋势, 这也意味着供应仍然不小。
此外,当前无论是出栏体重还是宰后均重都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。再加上从今年2月份开始,屠企就开始入库,截至目前, 屠企的冻品库存明显超过去年,也处于偏高位置 。
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就是一句话,当前市场是 “猪多肉更多”。
而需求端来看,却 一直恢复缓慢。
虽然说从数据上来看,今年的消费同比去年有了不小的涨幅,但要考虑到前两年受疫情影响,消费是一种非常态化状态,所以整体来看,今年消费端的恢复仍不及预期。
甚至 在短期内很难有突破,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:
一是当前正值猪肉消费淡季,回涨几率不高。
猪肉消费是着明显的季节性周期的,通常来看,从春节后开始进入低谷,而夏季随着气温升高,对肉类消费也走淡,所以短时在消费层面看不到什么利好。
二是收入下滑,“土豆效应”显现。
随着猪价走弱,市场猪肉价格也走低,部分地区的农贸市场以及商超最低猪肉价格已跌至10元以下,但仍然是卖不动。
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很多家庭收入普遍下滑,而随之对便宜的食物的消费呈现明显的增长。例如土豆,这也是 今年土豆价格出现了近40%的涨幅的一个重要原因,也被称之为“土豆效应” ,具体前一篇文章中详细讲了,此处不再赘述。
那么,在供持续强,需持续弱的格局下,猪价就一直弱势震荡。
在这种格局下,猪价想要依靠自身动力来实现“破局”是不太容易的, 这时市场就把希望寄托到了“外力”上,例如收储。
收储虽然并不能改变供需,但是能够提振市场情绪,从而推动市场节奏。并且 在5月中旬的时候,官方也释放了研究启动二轮收储的信号。
但是半个月过去了,收储却迟迟未见启动,这使得市场情绪再次走低。而就在这时,又一消息传来,即根据国家发改委监测, 截至上周,猪粮比价为5.18,较上上周上涨了0.58%。
虽然涨幅并不大,但这再次给猪市泼了一盆冷水,这似乎意味着收储将变得更加渺茫。
随着5月的压力不断后移,那么 到6月、7月,猪价上涨还值得期待吗?
首先,从供应压力来看,依然是偏大的。
消费不畅,供应高位而找不到出口,后续压力依然不小。
其次, 虽然头部猪企也开始纷纷停止扩产,但是降产能的趋势并不明显, 产能依然处于高位,只是停止了继续扩张。所以,产能供给的压力仍在持续。
第三,虽然根据常态,从三季度开始,逐渐进入消费旺季,但在收入下滑的背景下, 猪肉消费能提振多少,市场仍然存疑, 这不禁使得六七月的猪价看涨预期减弱。
不过综合来看,收储之所以迟迟未启动, 一方面是对后续猪价走势有较强的预期;另一方面,也担心再次激发压栏情绪而扰乱市场节奏。
但后续如果猪价持续走低,收储的概率依然较大,三季度的回涨或依然可期。
本文完,感谢阅读!随手点赞,给个支持。